天蓬草
天蓬草,中藥名。為石竹科植物雀舌草Stellaria uliginosa Murr.[S.alsine Grimm.]的全草。分布于東北、華東、華中、西南及陜西、甘肅、青海等地。具有祛風除濕,活血消腫,解毒止血之功效。常用于傷風感冒,泄瀉,痢疾,風濕骨痛,跌打損傷,骨折,癰瘡腫毒,痔漏,毒蛇咬傷,吐血,衄血,外傷出血。
形態特征
雀舌草又名濱繁縷。越年生草本,高15-30cm。莖纖細,叢生,下部平臥,上部有稀疏分枝,綠色或帶紫色。單葉對生;無柄;葉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5-20mm,寬2-3mm,先端漸尖,基部漸狹,全緣或淺波狀,兩面無毛?;ㄐ蚓蹅銧?,頂生或腋生;花柄細長如絲;苞片和小苞片較??;萼片5,披針形,先端尖,邊緣膜質,光滑;花瓣5,白色,與萼片等長或稍短,2深裂幾達基部;雄蕊5;子房卵形,花柱2-3。蒴果較宿存的萼稍長,成熟時6瓣裂,內有多數種子。種子腎形,褐色,表面具皺紋突起?;ㄆ?-11月,果期6-12月。
歸經:
歸肺、脾經。
功效
祛風除濕,活血消腫,解毒止血。
主治
用于傷風感冒,泄瀉,痢疾,風濕骨痛,跌打損傷,骨折,癰瘡腫毒,痔漏,毒蛇咬傷,吐血,衄血,外傷出血。
生長環境
生于田間、溪岸或潮濕地區。分布于東北、華東、華中、西南及陜西、甘肅、青海等地。
藥材性狀
全草長15-30cm,污綠色。葉對生,完整葉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5-20mm,寬2-3mm,先端漸尖,全緣或淺波狀。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;萼片5,披針形,先端尖,光滑;花瓣5,白色,2深裂;雄蕊5;花柱2-3。蒴果,較宿萼長,熟時6瓣裂。氣微,味淡。
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,提供中藥大全、中藥百科、中藥方劑、中藥飲片、中藥材價格、中藥材種植、中醫養生、中醫藥膳、中醫按摩、中醫方劑、中醫推拿、中醫針灸、中醫減肥等信息。
免責聲明:本站中藥百科、飲片、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,不能用作具體藥方,使用前請遵醫囑!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、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,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、真實。業務及友情鏈接:2871960833
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7006167號-2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(寧)-經營性-2018-0003 (c)2015-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