鷓鴣菜,被人們熟知,是因為從古至今,中國民間都把它用作驅除蛔蟲的藥用海藻。所以,鷓鴣菜,又被人們稱為美舌藻、蛔蟲菜,它是一種中藥材。
鷓鴣菜,由于其生長環境的束縛,繁殖生長于溫暖地區河口附近的中、高潮帶的巖石上,防波堤水樁以及紅樹樹皮的陰面,所以一般產于我國長江口以南的浙江、福建和廣東等沿海地區的沿岸。鷓鴣菜具有驅蛔的功效,主治蛔蟲病。
【鷓鴣菜的簡介】
鷓鴣菜的基本信息:
中文名:鷓鴣菜
拼音:Zhè Gū Cài
拉丁學名:Caloglossa leprieurii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aloglossa leprieurii (Mont。) J. Ag.[Delesseria leprieurii Mont.]
別稱:美舌藻《孢子植物名稱》,巖頭菜、巖衣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,竹環菜、堤藻、魯堤菜、烏菜、驅蟲菜《福建藥物志》,蛔蟲菜(福建),石疤(廣東)。
界:植物界
綱:紅藻綱
科;紅葉藻科
種:鷓鴣菜
出處: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?!墩钠挚h志》:鵬鴿菜,生海石中。散碎,色微黑,小兒食之能下腹中蟲。
藥材基源:為紅葉藻科植物美舌藻的藻體。
鷓鴣菜的生境分布:
原形態:藻體暗紫色,干 后黑色,薄膜質,匍匐叢生,高1-4cm,寬約1mm,葉狀,扁平而窄細,二叉式分枝,枝節間狹長,節間有些縊縮,葉片中肋明顯,延伸及頂,末端分叉,舌狀披針形,中肋的分枝處常有次生副枝,其腹面有時生出假根狀固著器。四分孢子囊四面錐形,沿中肋向兩邊集生。囊果圓球形,生于分枝上部及中肋腹面。
生態環境:生于高、中潮帶的泥沙石上,尤其是??诟浇牡望}度處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廣東等沿海。
栽培:生長于溫暖的河口的巖石上。野生,不能種植。
采收和儲藏:4-9月采收,洗凈,除去雜質,鮮用或曬干用。
炮制:去掉泥土,洗凈。
切制:除去雜質,曬干備用。
鷓鴣菜的性質:
化學成分:含α-海人草酸(α-kainic acid)及多種游離氨基酸。
毒性:美舌藻煎液給小鼠灌胃,毒性很低。對其他實驗室動物亦幾乎無毒。人服用時副作用亦少見,偶有輕微腹瀉、惡心、短暫頭暈等。
性狀鑒別:藻體黑色,扁平,葉狀,長1-4cm;具有不規則叉狀分枝,節間狹長,類圓形,節部縊縮。葉片中央有明顯的中肋;中肋分枝點常有次生副枝,有時生出毛狀根。膜質。氣腥,味咸。
理化鑒別
1.取鷓鴣菜適量,經過粗提,得海人草酸粗品(1-2mg),加入1-2ml 0.2%香草醛丙酮溶液,于水浴上加熱,揮去丙酮,殘渣加2ml 1%氫氧化鈉乙醇液,顯橙色。(海人草酸反應)。
2.取粗提物的甲醇溶液,點于濾紙上,噴以0.2%吲哚醌丙酮溶液,70℃加溫后呈橙色。(海人草酸反應)
性味:咸;平。
歸經:腎;大腸經。
用法用量:內服:煎湯,鮮品30-60g;小兒酌減;或干品研末。當晚臨睡前和次晨空腹兩次分服。
禁忌:凡低血壓,孕婦慎用。
【鷓鴣菜的功效與作用】
鷓鴣菜的功效
鷓鴣菜具有驅蟲殺蟲,健脾化痰消積,安神。小兒因蟲積或食積而致腹脹腹痛,消化不良。伴隨癥狀有:或腹大青筋,或腹大肢瘦,或厭食消瘦,或能食而消瘦。面色枯黃,心煩意燥。能使瘦弱得小孩轉為肥壯,能保小孩根基穩固,四季平安,小孩成人患有寄生蟲服用后能將體內之腸蟲驅除,能令患者身體恢復精神愉快。
鷓鴣菜的作用
鷓鴣菜治蛔蟲證、蛔蟲性腸梗阻、蟲疳。
《綱目拾遺》:療小兒腹中蟲積,食之即下。
【鷓鴣菜的圖片】
【鷓鴣菜的復方】
1.治腸蛔蟲癥:
?、羸p鴣菜干品500g。水煎3次,濾液混合,濃縮至500ml。小兒2-5歲,每次5ml;6-10歲,每次10ml;11-15歲,每次15ml;16歲以上每次20ml,于當日晚睡前、次日早飯前、上午9時和下午4時各服1次。
?、邡p鴣菜干品適量,搗碎,篩為細粉,成人每日服2次,每次1-1.5g,空腹服。
?、埴p鴣菜30g??嚅?g,水煎,睡前服1次。(《廣西海洋藥物》)
2.治慢性氣管炎、消化不良:鷓鴣菜藻粉,每次服3-5g,每日2次。(《廣西海洋藥物》)
【鷓鴣菜的各家論述】
1.《綱目拾遺》:“療小兒腹中蟲積。”
2.《中國藥用海洋生物》:“驅蟲,化痰,消食。用于慢性支氣管炎,消化不良和蛔蟲病。”
3.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:“主治蛔蟲性腸梗阻。”
【鷓鴣菜的藥理作用】
1.驅蛔作用:美舌藻煎劑在玻皿內可殺死蚯蚓,能使蛔蟲(豬或人的)先興奮后抑制;用蛔蟲活動描記法,5%美舌藻生理鹽水溶液,可使豬蛔蟲抑制乃至麻痹;成人或兒童服用美舌藻煎液,多數在次晨排出蛔蟲,驅蛔率高者可達80%,但蟲卵轉陰率很低(約20%)。驅蛔有效成分為水溶性物質,持久的高熱可致部分破壞,甚或失效,干品久貯,也可降低藥效。海人草酸驅蛔的陰轉率也不高,單用(10-50mg頓服)時大約為50%;如與山道年合用(兩者比例為山道年100mg,海人草酸5-10mg),效果較好。
2.其他作用:水浸濃縮液雖能抑制離體蛙心,但對離體兔心、在位犬心、大鼠下膠灌流皆無顯著影響;麻醉犬靜脈注射時,血壓亦有些下降,但有快速耐受性,它能興奮離體兔腸,引起節律性,甚至強直性的收縮,這可能與臨床上少數病人服藥后出現的腹痛、腹瀉、惡心、嘔吐等有關。
3.殺蠅作用:用發霉后的美舌藻效力較強,認為可能是發霉后變質產物或霉菌所致,但所用蠅數較少,有待進一步研究。
【鷓鴣菜的臨床應用】
鷓鴣菜驅蛔:
1.據1000余例的觀察,排蟲總有效率約為84~88%。其中60%以上的病例在服藥后24小時內排出蛔蟲,最早為3~6小時,最遲達3~5天。排蟲次數1~5次不等。排出蟲數最少1條,最多達114條,多數在1~10條之間。
2.據部分病例觀察,服藥后雖有蟲體排出,但一般不能完全排盡。曾對93例在服藥后3周復查大便,結果均有蛔蟲卵,但數目較治療前減少。因此認為服藥1次不能達到根治目的。根據排出蟲體有死有活的情況,認為本品既有驅蟲又有殺蟲的作用,可能當藥量少時僅使蛔蟲遭受刺激而被驅出,但當藥量較多,作用時間較長時即起殺蟲作用?;蛘J為當蛔蟲受藥物刺激后先起興奮性擾動,后漸呈麻痹狀態以致死亡。
3.小孩腸道敏感性較高,在蛔蟲受刺激起興奮性亂動時,增強了腸道腺體分泌,從而促進了腸蠕動,致使蛔蟲在短期內排出體外,所以在12歲以下兒童排出的蛔蟲多數是活的,且大多數在24小時排出;年齡較大者由于大腦皮層抑制性增強,排糞漸趨定時,每日大便次數減少,這樣蛔蟲在腸道較久,有機會與藥液保持長時間的接觸,故排蟲多在服藥3日后,排出的蟲體多數是死的,有的蟲體表皮有破爛現象。
4.用法:
?、俑生p鴣菜500克,水煎3次,濾液混合濃縮成500毫升。2~5歲每次5毫升,6~10歲10毫升,11~15歲15毫升,16歲以上20毫升。于當晚臨睡前和次日早飯前,或上午9時和下午4時各服1次。
?、谌⌒迈r美舌藻洗凈,加鹽、油調味炒作菜肴,或和雞蛋炒食;亦可將其烘干研粉,與面粉和勻制成餅干服用。
5.劑量:成人每次4兩,8~16歲3兩,4~8歲2兩,1~4歲1兩(均為鮮品)。個別病例僅服1兩亦起作用,成人服2兩驅出蛔蟲者亦不少見。
6.副作用:少數有腹部不適、腹痛、腹瀉,嘔吐、食欲不振及頭暈。一般均較輕微。
【鷓鴣菜的栽培技術】
1.中國海藻資源十分豐富,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,已逐漸認識海藻的食用和藥用價值。鷓鴣菜(Oaloglos鄒)含有豐富的海人草酸(Kainieacid),除了具有驅蟲效果外,并對家蠅和蜂螂等昆蟲類有良好的毒殺作用口〕。神經藥理學家注意到海人草酸可作工具藥,廣泛地應用于中樞神經。
2.鷓鴣菜屬于紅藻門、紅葉藻科、鷓鴣菜屬。藻體暗紫色,窄葉形,個體較小,一般長2~3厘米,最長4~5厘米,叢生,不規則叉狀分,枝分枝基部略縊縮,在分枝點的腹面長出毛狀假根,以此著生在巖石上,產于中國東、南沿海,一般多生長在有淡水流入的河口附近的中、高潮帶的巖石上,防浪堤以及紅樹皮的陰面,為一種泛亞熱帶性的海藻。鷓鴣菜是具有經濟價值的藥用海藻。鷓鴣菜具有較強的再生力,其葉狀體不同部位的切段培養均能獲得再生植株。
3.鷓鴣菜種藻來源采自海區自然生長的鷓鴣菜葉狀體,將其洗去污泥雜藻,然后取其一部分放在大培養缸中沖氣培養,其余部分陰干裝袋冷藏備用。
4.培養液制備將過濾海水加熱至80℃左右,取1000毫升消毒海水配成含NO3~N8ppm;PO4~P0.8ppm培養液,再添加EDTA~Na4毫克FeSO4·7H2O5毫克,這種培養液稱之為氮、磷、鐵培養液,鷓鴣菜微小組織塊對培養液比重的適宜范圍是1.010~1.025,最適比重是1.015,因此培養液的比重可調至1.015左右。
5.附苗器可采用紫菜生產上常用維尼龍網繩或維尼龍中再混以10%的聚乙烯單絲制成的苗繩,微小組織塊在附繩前,將苗繩洗凈曬干或再用100ppm克多糖浸泡涼干附繩和育苗效果更佳。鷓鴣菜采苗前將涼干的苗繩纏在長方框架上制成條網,盡量使苗繩同在一個平面上,放入培養盤(箱)內待用。
6.微小組織塊的制備微小組織塊是以細胞數為標準,其大小要借助顯微鏡才能分辨,它有別于組織切段。從培養缸內選取健康未成熟的藻體,用毛筆充分洗刷干凈,再用消毒海水沖洗2~3次,擠去大部分水分稱重,然后粗切成0.5~1厘米藻段,放入組織搗碎機中調節轉速約為12000~15000轉/分,搗碎5~6分鐘即可制成10~100個細胞左右的微小組織塊。組織塊的大小以50~100個細胞為宜,實驗證明這樣大小的組織塊再生植株數和再生率均表現出最高值。
7.組織塊附繩育苗將制成的微小組織塊,加適量的培養液沖稀,用滴管或噴霧器均勻地滴灑在預先備好的附苗繩上,保持濕潤狀態約兩小時左右,再添加氮、磷、鐵培養液,使其剛沒過苗繩即可。附苗繩在盤(箱)內淺水平面靜止培養15~20天左右,再生植株可達1毫米左右,最大可達2毫米,再生苗已較牢固附著苗繩上。再將其移養到較大水體即水族箱內沖氣培養10天左右??砷L成0.5厘米左右的再生苗,如移養到水族箱的沖氣培養1個月左右則可長成自然界大小的成體。
8.整個附繩育苗過程可在常溫和自然光條件下進行,水溫在15~25℃,光照強度約1500~3000米燭范圍內,均可進行再生苗附繩育苗養成生產,如果具有控溫條件,可以全年生產。
9.鷓鴣菜微小組織塊成株快,1周普遍成株,2周肉眼可見小植株。
【鷓鴣菜的食用方法和食用配方】
1.食用方法:鷓鴣菜現只能用于藥用和日常生活中,未發現食用方法。
2.食用配方:內服:煎湯,鮮品30-60g;小兒酌減;或干品研末。當晚臨睡前和次晨空腹兩次分服。
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!
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,提供中藥大全、中藥百科、中藥方劑、中藥飲片、中藥材價格、中藥材種植、中醫養生、中醫藥膳、中醫按摩、中醫方劑、中醫推拿、中醫針灸、中醫減肥等信息。
免責聲明:本站中藥百科、飲片、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,不能用作具體藥方,使用前請遵醫囑!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、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,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、真實。業務及友情鏈接:2871960833
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(寧)-經營性-2018-0003 (c)2015-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