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色梅的簡介】
五色梅(學名:Lantana camara)同馬纓丹,客家人稱之為綿鼻公花。原本主要分布于南美洲、西印度,馬櫻丹屬(Lantana)常綠灌木。一般花期大約是在4月中、下旬到隔年的2月中旬左右,不過也因氣候與溫度的影響,幾乎整年都能看到開花,可說是常盛的植物。一叢花序之中常會有多色的變化,所以別名也稱為五色梅、五彩花;同時枝葉含有特別的刺激氣味,所以馬櫻丹也有臭草、臭金鳳等別名。在臺灣大約于1645 年由荷蘭人引入,因繁殖力強,目前為臺灣平地野外普遍可見的外來種。 五色梅的別名較多,有馬纓丹,山大丹、大紅繡球、珊瑚球(《南越筆記》),臭金鳳、如意花、昏花(《嶺南采藥錄》),七變花(《華北經濟植物志要》),如意草(《廣州植物志》),土紅花、臭牡丹、殺蟲花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毛神花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,臭冷風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天蘭草(《湖南藥物志》),臭草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五色花、五雷箭、穿墻風(《廣西中草藥》),野眼菜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,五彩花、紅花刺、婆姐花(《福建中草藥》),豬屎花(潮州)。
中文學名 五色梅
拉丁學名 Lantana camara L.
別 稱 山大丹、如意草、五彩花、五雷丹、五色繡球、變色草、大紅繡球
二名法 Folium Lantanae Camarae
界 植物界
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
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
亞 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
目管狀花目 Tubiflorae
亞 目 馬鞭草亞目 Verbenineae
科馬鞭草科 Verbenaceae
屬馬纓丹屬 Lantana
種 馬纓丹
英文名 Lantana camara 化學成分
葉含馬纓丹烯(Lantadene)A及B、馬纓丹諾酸(Lantanolic acid)、馬纓丹酮(Lancamarone)、生物堿、鞣質、揮發油等。嫩枝含馬纓丹烯A、揮發油等。揮發油中主含牻牛兒醇、α-葎草烯、β-丁香烯、α-水芹烯、桉腦、對聚傘花素等。地上部分還含馬纓丹酸、齊墩果酸、五色梅酸、毛蕊花苷、對羥基苯甲酸等。
五色梅的藥理作用
五色梅有抑制免疫功能、抗氧化作用。對聚傘花素有良好的抗真菌及祛痰作用;馬纓丹烯A有解熱作用。所含生物堿能使犬血壓降低,對大鼠能興奮腸管而抑制子宮。給羊、牛喂葉后可致慢性中毒,引起黃疸并對光敏感,有毒成分為馬纓丹烯A。
毒性:乙醇提取物對大鼠毒性最大,由葉分離出來的馬纓丹烯能降低對大鼠肝、腎切片的氧耗量。給乳?;蛐∨侔?g/kg劑量口服植物葉粉末可引起動物SGOT及血清膽紅素含量升高,尸體解剖表明對肝臟有損害,胃、腸也有炎癥。
炮制
1.凈制:除去雜質,鮮品即可入藥。
2.切制:取凈劑后的嫩枝,切段。也可將干品淋水稍潤,切段,曬干,篩去灰屑,即可入藥。
注意
本品有毒,內服有頭暈、惡心、嘔吐等的反應,必須掌握用量,防止不良反應。孕婦及體弱者忌用。
【五色梅的功效與作用】
五色梅的功效
性味
味苦;微甘;性涼;有毒
歸經
大腸經
五色梅的作用
清熱;止血。主肺癆咯血;腹痛吐瀉;濕疹;陰癢
【五色梅的圖片】
【五色梅的各家論述】
1.《嶺南采藥錄》:洗濕毒疥癩。
2.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葉:治疥癩毒瘡,跌打止血?;ǎ嚎芍寡?。
3.《廣東中藥》:祛風止癢,消腫止痛,散毒,敷大腸瘍癰。
4.《廣西中草藥》:全草:退熱,殺蟲止癢,消瘡瘍。
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!
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,提供中藥大全、中藥百科、中藥方劑、中藥飲片、中藥材價格、中藥材種植、中醫養生、中醫藥膳、中醫按摩、中醫方劑、中醫推拿、中醫針灸、中醫減肥等信息。
免責聲明:本站中藥百科、飲片、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,不能用作具體藥方,使用前請遵醫囑!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、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,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、真實。業務及友情鏈接:2871960833
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(寧)-經營性-2018-0003 (c)2015-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