掛金燈,中藥名,為茄科植物掛金燈及酸漿的帶宿萼的果實,除西藏外,全國各地均有分布。具有清肺利咽,化痰利水的功效,用于肺熱痰咳,咽喉腫痛,骨蒸勞熱,小便淋澀,天皰濕瘡。
掛金燈圖片
【藥材名稱】
中文名:掛金燈
拼音:Guà Jīn Dēnɡ
英文名:calyx or calyx with fruit of Franchet Groundcherry
掛金燈的別名:酸漿實、燈籠兒、王母珠、洛神珠、天泡草鈴兒、金燈籠、天燈籠、紅姑娘、燈籠果、天泡果、包鈴子、端漿果、野胡椒、錦燈籠、天泡燈、鬼燈籠、水辣子、漿水灌、勒馬回、紅燈籠
掛金燈圖片
【藥材基源】
掛金燈為茄科植物掛金燈及酸漿的帶宿萼的果實。
【性味歸經】
掛金燈味酸、甘,寒。歸肺、腎經。
【掛金燈的功效與作用】
中醫認為掛金燈具有清熱,解毒,利尿的功效,主治骨蒸勞熱,咳嗽,咽喉腫痛,黃疸,水腫,天泡濕瘡。
《本草經集注》:“小兒食之能除熱,亦主黃病多效。”
【掛金燈的圖片】
【形態特征】
掛金燈為多年生草本,基部常匍匐生根。莖高約40-80cm,基部略帶木質。葉互生,常2枚生于一節;葉柄長約1-3cm;
葉片長卵形至闊形,長5-15cm,寬2-8cm,先端漸尖,基部不對移狹楔形,下延至葉柄,全緣而波狀或有粗芽齒,兩面具柔毛,沿葉脈亦有短硬毛。
花單生于葉腋,花梗長6-16mm,開花時直立,后來向下彎曲,密生柔毛而果時也不脫落;花萼闊鐘狀,密生柔毛,5裂;
萼齒三角形,花后萼筒膨大,彎為橙紅或深紅色,呈燈籠狀包被將果;花冠輻狀,白色,5裂,裂片開展,闊而短,先端驟然狹包被漿果;
花冠輻狀,白色,5裂,裂片開展,闊而短,先端驟然狹窄成三角形尖頭,外有短柔毛;雄蕊5,花藥淡黃綠色;子房上位,卵球形,2室。
掛金燈圖片
漿果球狀,橙紅色,直徑10-15mm,柔軟多汁。種子腎形,淡黃色?;ㄆ?-9月,果期6-10月。
【采收儲藏】
秋季果實成熟,宿萼呈橘紅色時采摘,曬干。
【生境分布】
酸漿生于空曠地或山坡,分布于陜西、甘肅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和云南等地。
掛金燈生于村旁、路邊、曠野、山坡及林緣等處;亦有栽培,除西藏外,全國各地均有分布。
掛金燈圖片
【配伍應用】
1.治百日咳:酸漿果實,瓦上燒存性。每服一分,白砂糖送下。(《江西中醫藥》
2.治喉炎:天泡果研末一錢,加冰片一分,吹喉部。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3.治尿結石:天泡果五錢,龍膽一錢,草藥(紅茯苓)三錢,香樟根一錢,生車前草五錢。煎水服。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4.治天泡濕瘡:天泡草鈴兒生搗敷之,亦可為末,油調敷。(《衛生雜興》)
5.治天蛇頭(指尖痛):天泡果套在指上患處。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!
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,提供中藥大全、中藥百科、中藥方劑、中藥飲片、中藥材價格、中藥材種植、中醫養生、中醫藥膳、中醫按摩、中醫方劑、中醫推拿、中醫針灸、中醫減肥等信息。
免責聲明:本站中藥百科、飲片、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,不能用作具體藥方,使用前請遵醫囑!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、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,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、真實。業務及友情鏈接:2871960833
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(寧)-經營性-2018-0003 (c)2015-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