楮實,中藥名,為??浦参飿嫎涞墓麑?,分布于華東、華南、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具有滋腎,清肝,明目的功效,主治虛勞,目昏,目翳,水氣浮腫。
楮實圖片
【藥材名稱】
中文名:楮實
拼音:Chǔ Shí
楮實的別名:楮實子、角樹子、楮桃、野楊梅子、谷實、構泡。
【藥材基源】
楮實為??浦参飿嫎涞墓麑?。
【性味歸經】
楮實味甘;性寒。歸肝;腎;脾經。
1.《別錄》:"味甘,寒,無毒。"
2.《本草通玄》:"甘,平。"
3.《雷公炮制藥性解》:"入腎經。"
4.《本草經疏》:"入足太陰經。"
5.《本草新編》:"入腎、肝二經。"
楮實圖片
【用法用量】
內服:煎湯,楮實6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【用藥禁忌】
《本草經疏》:脾胃虛寒者不宜。
【楮實的功效與作用】
中醫認為楮實具有滋腎,清肝,明目的功效,主治虛勞,目昏,目翳,水氣浮腫。
1.《別錄》:"主陰痿水腫,益氣,充肌膚,明目。"
2.《日華子本草》:"壯筋骨,助陽氣,補虛勞,助腰膝,益顏色。"
3.《本草匯言》:"健脾養腎,補虛勞,明目。"
【楮實的圖片】
【楮實的原植物形態】
構樹,落葉喬木,高達14-16m。有乳汁。小枝粗壯,密生絨毛。單葉互生;葉柄長1.5-10cm,密被柔毛;
葉片膜質或紙質,闊卵形至長圓狀卵形,不分裂或3-5裂,尤以幼枝或小樹葉較明顯,先端漸尖,基部圓形或淺心形,略偏斜;
邊緣有細鋸齒或粗鋸齒,上面深綠色,被粗伏毛,下面灰綠色,密被柔毛,花單性,雌雄異株,雄花序為葇荑花序,直徑l-1.5cm,總花梗長l-1.5cm;
雄花具短柄,有2-3小苞片,花被4裂,基部合生,雄蕊4;雌花苞片棒狀,被毛,花被管狀,雌蕊散生于苞片間,花柱細長,線形,被短毛,具粘性。
聚花果肉質,呈球形,直徑約2cm,成熟時橙紅色?;ㄆ?-7月,果期7-9月。
楮實圖片
【生境分布】
楮實生于山坡林緣或村寨道旁。分布于華東、華南、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【采收儲藏】
構樹移栽4-5年,9月楮實變紅時采摘,除去灰白色膜狀宿萼及雜質,曬干。
【藥材特性】
楮實,喜溫暖濕潤氣候,適應性較強,耐干旱,耐濕熱。對土壤的選擇不嚴,以向陽、土層深厚、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大宜。
【性狀鑒別】
楮實呈扁圓形或卵圓形,長1.5-3mm,直徑約1.5mm厚至lmm。表面紅棕色,有網狀皺紋或疣狀突起。
一側有棱,一側略平或有凹槽,有的具于房柄。果皮堅脆,易壓碎,膜質種皮緊貼于果皮內面,胚乳類白色,富油性。氣微,味淡。以色紅、飽滿者為佳。
楮實圖片
【炮制方法】
《雷公炮炙論》:凡使(楮實),采得后用水浸三日,將物攪旋,投水浮者去,然后曬干,卻用酒浸一伏時了,便蒸,從巳至亥,出,焙令干用。
【楮實的附方應用】
1.治脾、腎、肝三臟陰虛,吐血咳血,骨蒸夜汗,口苦煩渴,夢中遺精;或大便虛燥,小便淋澀;或眼目昏花,風淚不止:
楮實(赤者)一斗。取黑豆一斗,煮汁,去豆取汁,浸楮實子一日,曬干,再浸再曬,以豆汁滲盡為度,再曬燥。配枸杞子三升,俱炒微焦,研為細末,每早用白湯調服五錢。
2.治肝熱生翳,氣翳細點,亦治小兒翳眼:楮實子細研,蜜湯調下,食后服。(《仁齋直指方》楮實散)
3.治水氣臌脹,潔凈府:
楮實子一斗(水二斗熬成膏子),另白丁香一兩半,茯苓三兩(去皮),為細末,用楮實膏為丸,如桐子大。不計丸數,從少至多,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脹減為度。(楮實子丸)
4.治喉痹喉風:楮桃陰干,每用一個為末,井華水服之,重者兩個。(《瀕湖集簡方》)
5.治石疽,狀如座癤而皮厚:搗穀子敷之。亦治金瘡。(《千金方》)
6.治目昏:荊芥穗、地骨皮、楮實各等分。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米湯下。(《儒門事親》)
7.治耳鳴,眼霧:桑泡、薅秧泡、構泡,大烏泡、三月泡,泡酒服。(《重慶草藥》五泡酒)
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!
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,提供中藥大全、中藥百科、中藥方劑、中藥飲片、中藥材價格、中藥材種植、中醫養生、中醫藥膳、中醫按摩、中醫方劑、中醫推拿、中醫針灸、中醫減肥等信息。
免責聲明:本站中藥百科、飲片、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,不能用作具體藥方,使用前請遵醫囑!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、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,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、真實。業務及友情鏈接:2871960833
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(寧)-經營性-2018-0003 (c)2015-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